习近平总书记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2025-04-25
新华社   
阅读 : 5

习近平总书记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嫦娥”揽月、“北斗”指路、“天问”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凝聚逐梦苍穹的不竭动力。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一代代航天人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推动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9月,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近年来,澳门深化与内地在航天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澳门高校、澳门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2023年5月,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的回信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致力增进人类共同福祉。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空,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22年11月,向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致贺信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2021年6月,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亲切通话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2021年5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祝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贺电

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2020年4月,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

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

——2019年2月,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愿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2017年6月,向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致贺信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2016年4月,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创造了世界月球探测史的中国纪录。这一成就,凝结的是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汇聚的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体现出的最重要意义就是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自信。

——2014年1月,在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秉持航天报国的理想和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013年6月,在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编辑:信利梦,一审:王琛,二审:谌建章